





在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延安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有一块50多平方米的闲置空地。这里曾经杂草丛生,如今种满了蔬菜瓜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过去,这块空地长期荒废,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还存在卫生死角。为盘活闲置资源,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空地划分为6块“党员责任田”,由各党支部认领种植任务,将空地打造成“党建微花园”。
“党建微花园”建设初期,因土壤板结,肥力不足,首批试种的土豆苗蔫黄枯萎,精心培育的花草也大面积枯萎。面对挫折,社区迅速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发动党员群众集思广益。退休老党员陆元岁主动请缨担任技术指导,带领支部党员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在职党员负责查阅资料学习改良技术;社区网格员化身田间管理员,定期巡查责任田。党员们分工协作,经过多次深翻和试种,终于改善了土壤,让贫瘠土地焕发生机。
经过数月的精心培育,“党建微花园”迎来了丰收季。成熟的土豆、红薯等蔬菜被分拣打包,由社区党员志愿者送到辖区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和低保家庭手中。独居老人张奶奶激动地说:“这些新鲜的蔬菜让我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近年来,该社区已累计向困难群体赠送“党建微花园”产出的蔬菜百余公斤。
“党建微花园”还能成为“自然课堂”。辖区孩子们在党员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农家技艺——将收获的萝卜白菜细心分拣,挖坑、铺沙、掩埋。“原来蔬菜要这样储存!”小学生张恒源兴奋地说。依托“党建微花园”开展的生动实践,不仅传承了农耕文化,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劳动与奉献的种子。
如今,“党建微花园”不仅是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还成了凝聚民心的桥梁。在党员的带动下,一些普通群众也主动加入种植队伍。社区成立“微花园议事会”,邀请党员群众共同商讨种植计划、分配方案,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居民宋翠平带着儿子认领了一块“亲子田”,感慨道:“带着孩子一起来种植,既能增长孩子的见识,又能帮助他人,还锻炼了身体,真是一举多得!”
■融媒体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