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桥建在淮安古城(今淮安区)西门外里运河上,又名西门大桥。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桥虽不长,但桥面宽阔、造型古朴。淮安古城还以人民桥为界,桥东是淮安古城核心区,桥西是老淮安的工业区。
人民桥修建前,两岸居民通行靠摆渡船,等待、坐船、下船,10分钟即可摆渡到对岸的水路,并不那么便当。1969年人民桥的修建,结束了当时淮安县所辖的运河公社与对岸黄码、盐河两个公社多年来交通不畅的状况。1984年,交通部门在人民桥老桥的两侧进行扩建,满足居民通行需求。
进入21世纪,上下班高峰期人民桥桥面拥堵不堪。2008年,人民桥再次重修,由原先的双向两车道改造成双向四车道,同时增设人行道,于2009年元旦建成通行。
距离人民桥向南70米处,有一大运河重要文化遗存——矶心闸。矶心闸是明景泰年间的古建筑,也是淮安古城内文渠河从里运河取水的源头,里运河水通过石涵洞,淌进古城内的湖泊河塘,滋润着大地。一座人民桥,伴随着淮安古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仅方便交通,更见证了淮安古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 讯 员 李鸣鸣 陈媛媛,融媒体记者 刘 梦 王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