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我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关于淮安的最新癌情,您知道吗?
疾病监测显示,2022年淮安市共报告恶性肿瘤发病约1.4万人,相当于每天38人被确诊为癌症;报告癌症死亡约1万人,相当于每天有27人因癌症死亡。
全市发病前五位癌症分别是肺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全市分性别前10位癌症发病情况(/10万)
全市癌症死亡前五位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
全市分性别前10位癌症死亡情况(/10万)
开展重点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对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卫生经济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市上消化道癌高发现状,2009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多项国家级、省级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七千多万,共完成上消化道内镜筛查16余万例,发现上消化道癌阳性病例2812例,其中早癌1368例,全市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38.6%。
2022年,市政府将重点癌症早诊早治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推进健康淮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1/3的癌症患者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做好癌症防治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癌症的发生。
所谓“一级预防”就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年龄外,不良生活方式会造成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吸烟、饮酒、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精神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同时,癌症的发生也与一些慢性感染密切相关,如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市民可以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等)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来源:淮安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