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清江浦区首个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和法官工作室揭牌

清江浦区首个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和法官工作室揭牌

发布时间: 2019-11-26 12:43  关注度:237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导读:

昨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淮安正在探索相关制度,全面构筑反家暴防线,让家暴受害者勇敢说“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3年多来,我市相关部门发出40多份人身安全保护令;11月25日,清江浦区首个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和法官工作室正式揭牌运作……昨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回顾淮安走过的“反家暴”之路,保护家暴受害者的途径越来越多。

清江浦区首个 反家庭暴力示范点揭牌

昨天,一项旨在消除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新举措正式启动——清江浦区首个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和法官工作室在柳树湾街道富强社区举行了揭牌仪式。相关职能部门工作阵地的“前移”,将使社会帮助和依法维权离家庭暴力受害者越来越近。

昨日,走进富强社区,两处专门针对“反家暴”设立的服务点非常显眼。在居民服务大厅里,新增了挂牌“家庭暴力投诉点”的柜台;大厅隔壁的一楼,单独辟出了一间“反家庭暴力”社区庇护站。庇护站虽然不大,但整洁温馨,设有床铺、矮凳、空调等设施。

事实上,社区在反家暴方面的功能不止于此。“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多。作为妇女儿童的‘娘家’,市、区两级妇联联合法院和社区共同打造了反家庭暴力示范点,重点围绕家庭暴力、婚姻与家庭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清江浦区妇联副主席郑红娟介绍道。

据介绍,该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内包括多个功能单元,除了上述提及的家庭暴力投诉点和“反家庭暴力”社区庇护站外,还有马大姐调解室、妇女议事室、巡回审判点,以及家事法官会客厅等。

“在投诉点,我们设置了投诉规则,安排工作人员接待因家庭暴力到社区求助的妇女,认真做好来访登记。”富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对每一位求助者,他们会在耐心倾听的同时,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和需求给予相应帮助。

“对于需要调解的,就帮她们约时间到马大姐工作室进行调解;需要法律咨询的,我们就和法官或律师对接,帮助她们接受咨询;如果需要庇护的,我们会帮助其申请短期庇护。”工作人员介绍,“当然,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她们如何到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何保留受家暴证据等。”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反家庭暴力”社区庇护站设置的相关规定,居住在社区辖区内,因受家庭暴力侵害无处安身的妇女儿童及老人,在庇护期间,可申请社工、维权志愿者为其提供法律咨询、24小时陪护、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调解等多项服务。并且,在1-7天的庇护期间,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维权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将积极促进家庭暴力危机的解决,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

当天的揭牌仪式后,清江浦区妇联和清江浦区法院还在现场开展了一期以“反家暴”为主题的讲座。通过观看反家暴宣传片、案例讲解、法规介绍等方式,将“家庭暴力”摆上桌面,让听众在聊天中学到法律知识,在拉家常中学会保护自己。

“清江浦区法院在辖区内每一个街道和乡镇设立了审务工作站,每名法官结对村居,我是富强社区的联络法官。”清江浦区法院少年和家事庭庭长吴然介绍,当天揭牌成立的法官工作室主要有三项功能:法制宣传、权益保护、诉前调解,“今后,我和同事会经常到社区开展反家暴宣传活动。”

“建立反家庭暴力示范点和法官工作室,对维护广大妇女儿童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立预防制止家庭暴力长效机制的需要。”郑红娟表示,相关部门将视示范点运作情况,在居民矛盾较多的地方或再进行设点。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构筑反家暴防线。清江浦区人民法院设立了专业化审判组织,打造全程保护模式,积极与妇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动协调,探索建立健全家事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同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并拓展家事纠纷化解体系。

关于家暴,你应该知道这些

●什么是家暴?

婚姻家庭咨询师刘玲介绍,全世界有60%~70%的女性遭受过亲密关系的虐待;全国24.7%的家庭存在家暴,其中90%的受害者是女性;平均每7.4秒就有一女人遭丈夫打;家暴致死的占妇女他杀死因的40%以上……这些数据告诉人们,家暴比我们想象中更多、更残忍。

刘玲说,家暴中最常见的四种形式是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其中,身体暴力的伤害居首,可包括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凶器攻击等;精神暴力显示最多,可包括言辞威胁、诽谤谩骂、展示凶器、嘲讽侮辱等;性暴力最为隐蔽,可包括强迫发生性关系或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经济控制主要体现在失去自由,即施暴者控制受害者的财产决定权和使用权。

而家庭暴力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往往不止于当事受害人一人。刘玲介绍,10%的青少年罪犯生长在家暴环境中;70%的家暴实施者不仅打妻子,还打孩子,剩余的30%也往往当着孩子的面施暴。“在家暴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造成性格缺失,形成自卑、悲观、恃强凌弱、懦弱等性格,自杀、犯罪的比例也高于正常家庭。”同时,还有70%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家暴带到自己的家庭。

●家暴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刘玲介绍,家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施暴人本身的性格、品行问题,以及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如果其原生家庭中,父亲对妻儿就有家暴行为,那么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长大后实施家暴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其次,是社会历史原因带来的观念错位导致,比如严重的夫权思维、男尊女卑思想等;最后,随着社会的开化多元,婚外情增多,婚恋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家暴证据链很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宣传、教育力度依然不够,很多受害人仍然没有意识到家暴是侵权、违法行为。”刘玲说。

●“冷暴力”不断增多

有人说,真正杀死爱情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不语的冷暴力。“没什么好说的!”“你怎么这么多事?!”“没有你,这个家照样能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一言不合的“冷暴力”,比冬日的凛冽寒风还要“刺骨”,夫妻亲密关系,成了一场漫长的凌迟。

“什么都不说,整天整夜地抱着电脑打游戏。”“80”后的张女士与丈夫度过了漫长的3年,“好累。”一开始,她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但丈夫始终认为“没有问题”,甚至埋怨她:“作!多事!”积怨越来越深,一年前张女士决定离婚。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冷暴力。”婚姻家庭咨询师吴芳告诉记者,有的夫妻甚至几年不说话,给家庭包括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在她接手的咨询中,遭遇冷暴力以女性偏多。丈夫往往在性格上存在缺陷,他们多半性格内向、封闭,对妻子的情绪视而不见,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夫妻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情感交流阻断。“因为冷暴力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非常隐蔽,外人一般无法看出。”所以,往往造成受害方“无人可诉”“无处可断”“无法可依”。

■融媒体记者 金义旻 何弦 通讯员 王淑臣 李然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