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值班室,深夜灯光下是他伏案的身影;社区的街头巷尾,留下的足迹是他丈量平安的标尺;群众求助的电话里,耐心回应是他不变的初心……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镇淮楼派出所青年民警门伟扎根基层12年、用汗水浇灌平安沃土。从初出茅庐的“新警小白”,到独当一面的社区警务队长,他以学习为基、以民心为本、以担当为刃,在“三维成长轴”上,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镌刻下基层民警最坚实的奋斗足迹。
“刚入职那会儿,法律条款总记不全,处警时底气不足。”门伟坦言,从警之初也曾忐忑,而这份忐忑成了他钻研业务的强大动力。为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休息时间常抱着笔记本背法条、“啃”案例、记要点。密密麻麻的笔记里,既有办案规范、沟通技巧,也有自我反思的“错题集”。“每记一笔,业务底子就厚实一分。”门伟说。
在注重个人成长的同时,门伟更注重薪火相传。他主动“传帮带”,对刚入警的师弟、新收的徒弟倾囊相授。从接处警的规范流程、案件研判的关键思路,到跑现场、做笔录,再到结合案例“实战教学”,他不仅传授业务技能,更强调“要把群众的事真正放在心上”。在他的悉心帮带下,多名青年民警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团队中互学互促、共同进步的氛围十分浓厚。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门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他12年如一日的行为准则。今年上半年,他接处警700余起——无论是化解邻里纠纷,还是帮助走失老人回家,每件事他都全力以赴。
今年5月初,居民马女士不慎遗失手机。手机里不仅存着重要工作资料,更有孩子从小到大的珍贵照片,这让她心急如焚。门伟接到求助后立刻赶赴现场,一边耐心安抚马女士情绪,一边引导她细致回忆行踪路线。为寻回手机,他调取了周边十余处的监控录像,从下午至深夜,逐帧排查、反复比对,最终锁定捡拾手机者。经门伟耐心沟通协调,手机最终被“完璧归赵”。感激不尽的马女士送来一面印有“神速寻回为民排忧,失而复得万分感激”字样的锦旗,这不仅是对门伟工作的认可,更成了他心中珍贵的礼物。
寒来暑往,门伟用无数次耐心倾听、高效处置和真诚微笑,在派出所与辖区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
面对群众时春风化雨的门伟,在打击违法犯罪、守护一方安宁的战场上,一贯有着铁骨铮铮的“硬核”担当。今年上半年,他参与侦办各类案件60余起,每一起案件突破的背后,都是他夜以继日的坚守与付出。
今年上半年,辖区发生一起棘手案件,现场缺乏破案条件,嫌疑人身份成谜,侦破工作一度停滞。门伟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他埋首卷宗,逐条分析、细致甄别,常常连续奋战10余小时。凭着这股韧劲,门伟终于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捕捉到关键线索,逐步明确了10余名相关人员的身份及其活动规律。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他带领战友们辗转多地,在嫌疑人可能藏身的场所连续蹲守,时常守至深夜。最终,所有目标对象悉数落网,案件取得重大进展,有力维护了辖区的平安稳定。
十二载从警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把“初心”二字写进了每一次接警、每一次调解、每一次破案中。门伟说,他将始终怀揣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做好那个用心守护一方平安的人。
■通讯员 贾钧雯 袁 波
下一篇:淮安鸡头米滋味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