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针对农村中老年群众受教育水平有限、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导致的办事难、政策推进受阻等问题,今年以来,盱眙县淮河镇社事办推出务实举措,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助力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村地区信息传播以邻里问询、经验相传的传统模式为主,导致获取的信息存在模糊、偏差等问题,群众办事常跑冤枉路。为破解这一困境,淮河镇社事办聚焦群众高频办理的社保缴费、养老认证、医保报销等数十项业务,系统梳理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制成清晰易懂的服务手册,下发至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求村干部、小组长熟练掌握手册内容,面对面向群众解读政策、指导材料准备,争取一趟办齐、不跑第二趟。
淮河镇社事办在各村(社区)还常态化开展智能手机教学,内容贴合日常需求,从基础的查天气预报、微信视频通话,到实用的线上缴费、短视频平台防诈骗等,覆盖生活、安全等多个维度,既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消除了数字鸿沟。
针对农村地区部分利民补贴政策存在群众不知晓、满足申领条件后忘申报,最终错过窗口期的问题,淮河镇社事办通过数据赋能破解难题,让惠民政策精准触达群众。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依托大数据技术筛选补贴对象,建立精准服务清单。如在获取群众火化信息后,第一时间同步提醒其家属办理丧葬惠民补贴;发现群众社保停保,及时告知就业困难认证的办理流程,或邀请其参加针对性招聘会,确保政策与需求精准匹配。获取筛选后的精准信息后,淮河镇社事办不再等群众找上门,而是通过电话通知、微信沟通、村干部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主动联系群众,详细讲解政策内容、申报材料准备及申报流程。这些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群众找政策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大幅降低了群众了解和申报补贴的成本,让利民政策切实落地见效。
淮河镇社事办将继续扎根基层,围绕群众需求优化服务举措,不断降低办事门槛,以“微服务”汇聚“大能量”,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通讯员 陈 聪 张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