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六旬老人误吞枣核,淮安市二院上演“食管保卫战”

六旬老人误吞枣核,淮安市二院上演“食管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25-05-14 10:19  关注度:241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日,六旬老人林女士(化姓)的女儿从新疆回来探亲,特意为她带了新疆的大枣。不料,林女士在进食时不慎误吞了一颗枣核,当即感到胸部不适,吞咽时疼痛更是明显加重。由于疼痛未向其他部位扩散,且无恶心呕吐,她误以为只是“卡了一下”,未及时就医。3天后林女士的疼痛仍未缓解,其家人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紧急带她前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近日,六旬老人林女士(化姓)的女儿从新疆回来探亲,特意为她带了新疆的大枣。不料,林女士在进食时不慎误吞了一颗枣核,当即感到胸部不适,吞咽时疼痛更是明显加重。由于疼痛未向其他部位扩散,且无恶心呕吐,她误以为只是“卡了一下”,未及时就医。3天后林女士的疼痛仍未缓解,其家人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紧急带她前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红玲接诊后,得知林女士食管异物嵌顿超过72小时,穿孔风险极高,立即安排她进行胃镜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心惊:食管距门齿25厘米处,枣核横跨食管,造成食管穿孔,局部还出现渗血与搏动现象。病症若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引发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为确保林女士得到有效治疗,李红玲以“食管异物”将其收住入院。

李红玲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消化内科、胸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紧急会诊,共同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李红玲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内镜下小心翼翼地调整好角度和力度后,成功将“肇事”的枣核取出。随后,李红玲对食管穿孔处进行仔细处理和修复,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精准操作,手术最终取得圆满成功。目前,林女士已顺利出院。

食管是人体最“脆弱”的通道之一,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穿孔概率可达15%~20%。枣核、鱼刺等尖锐物一旦刺穿食管,可能出现:刺破大血管,引发大出血,死亡率高达80%;穿透纵隔,导致感染扩散,形成脓肿;诱发脓胸,需外科开胸手术,恢复周期漫长。

“许多患者误以为‘忍一忍就能好’,却不知异物会像钉子一样越扎越深。”李红玲表示,林女士已是万幸,临床中因拖延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病例并不少见。

(王思雨)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