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热血”点燃生的希望——封士亮成为我市第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热血”点燃生的希望——封士亮成为我市第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发布时间: 2023-01-31 17:41  关注度:1141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1月19日,躺在采集床上的封士亮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17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小患者送去新年的“第一份礼物”。捐献成功后,封士亮成为淮安市2023年度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淮安市第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月19日,星期四,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但对封士亮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将用自己的“热血”,为一名11岁的白血病患儿送去生命的希望。

●“会为当初的承诺负责到底”

“能够有机会帮助别人延续生命,我的人生会因此更有价值。”早在2018年在献血车上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海报时,封士亮便果断决定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2年11月,当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说有一名患者和他初次配型成功时,他坚决表示:“会为当初的承诺负责到底。”

image.png

为了能够成功捐献,封士亮每天坚持锻炼,作息规律,然而在2022年12月中旬的疫情中,他不幸“中招”,虽然已经“阳康”,但身体还有些虚弱,面对家人的担忧,封士亮没有退缩反而积极劝解消除了家人的顾虑。“当我知道被捐献者是一个11岁的小朋友时,我很激动,因为作为一名父亲,我非常理解那名孩子父母的焦急,我特别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个孩子走过更长的人生路。”1月14日,封士亮抵达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先后注射了9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为5天后的捐献采集做准备。

1月19日,躺在采集床上的封士亮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17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为小患者送去新年的“第一份礼物”。捐献成功后,封士亮成为淮安市2023年度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淮安市第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不同的面孔,同样的选择

封士亮是江苏省盱眙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巧合的是,在17年前,也有一名教师做出了与封士亮同样的选择,他就是淮安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陈梦溪,也是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1例。“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从思想上塑造人是我的使命!”当封士亮斩钉截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难想象17年前的陈梦溪是否也有着相同的想法。

“救人就要救到底!”这句响亮的话语来自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叫张筠,是江苏省出现的首例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

2011年8月,张筠首次配型成功,第二年5月,张筠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上一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后,由于未知原因,患者术后情况不好,病情复发,看是否可以进行二次捐献?张筠当即表示,救人救到底。他义无反顾的大爱行为,让很多人为之称赞。

据了解,淮安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始于2002年,这些年,全市先后涌现出许多不同身份、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捐献者,他们有将治病救人作为使命的医生捐献者,有“与人民一起战斗”的警察志愿者,有朴实无华的企业工人捐献者。他们拥有不同的面孔,却在一个个患者需要帮助时,都同样义无反顾选择挺身而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294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记录在册。

●爱的传递,一直在进行

“封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最近几天,在封士亮的病房中,总能见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护士漆晓芹的身影,她时刻关注着封老师的身体变化,关心封士亮的生活起居和心情变化。而她的身份除了是一名护士,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

漆晓芹介绍,她所在的志愿服务队一共15人,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生和护士自发组成,除了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还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和过程。漆晓芹说,每当她看到志愿者为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捐献“热血”延续生命时,都深受感动。她想利用好自己的专业,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服务工作,让捐献者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爱意。

据悉,在我市始终坚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呼吁社会各界加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正确理解及认识,倡导更多爱心市民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的背景下,除了爱心人士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队,各县区红十字会还成立了8支每支至少20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他们常年活跃在社区、企业、广场等,开展宣传动员和采集服务,并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志愿者带头留样成为捐献志愿者,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捐献队伍,捐献志愿者捐献后又成为宣传动员的志愿者和最好的代言人,让爱不断传递。

■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通讯员 陈媛媛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